发展自己的长处
1990年,辽宁省中学历史教研会在我们盘锦市实验中学召开,会场内的横幅上写的是:学习魏书生教改经验,深化历史教学改革。
会议总结的那一天,领导找我说:“魏校长,你给讲一讲吧!”我说:“会议代表中很多人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前辈,我又是历史教学的外行,哪有资格讲。”“会议中心议题就是历史教学怎样学习魏书生经验,你不讲怎么行?”
推辞不过,只好上台。这次发言,我只讲了发展长处的问题。
就课堂教学的形式而言,衷心希望大家千方百计发展自己的长处,千万不要都来模仿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有的老师擅长讲授,他讲历史课,好、中、差学生都非常愿听,兴趣浓,注意力好,边听边理解边记忆。老师讲的知识入耳入心,在大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痕迹,学生考试成绩好,那就证
有的老师擅长写,字写得漂亮,还会绘画,板书设计极吸引人,学生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研究他的板书。在欣赏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便理解了历史事件复杂的起因,记住了历史人物、大事年表等知识。学生学历史兴趣浓、成绩好,显然老师写的长处起作用了。这样,老师当然应该继续发展写的长处,写得更科学、更艺术、更迷人,而无需看魏书生一堂课有时只有十几个字的板书,于是自己回去也很少板书了。
也有这样的老师,不善讲,有人听课就脸红;不善写,练了十几年字,字还是写得歪歪扭扭。但他不自卑,因为他有一个长处:善于个别辅导。无论教什么班级,好、中、差学生一经他辅导,都学有动力,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兴趣。他教不长时间,各类学生都有明显进步,这就说明他的辅导功夫过得硬。他应努力发展辅导这方面的长处,写出论文,写出专著。那么,尽管他讲得不好,写得也不漂亮,但他完全可能成为辅导方面的专家,成为特级教师。
我接着说:“能不能说擅长唱的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唱起来呢?”
会场上一阵笑声,大概是觉得不可能吧。
这时省历史教研室崔主任站起来说:“我就接触过这样一位老师,善于唱,把知识点编成唱词,一上课就唱给学生听。教学效果非常好。”我想学生上这样的课一定感觉是一种享受,课前盼望着老师快些来,课上听着老师讲,欣赏着老师的唱,思考着老师的唱词,下课了,不愿让老师离去,考试成绩高。这位老师能因为学魏书生的“六步法”,发现魏书生上课并不唱,于是他便也抑制了自己唱的长处,由一位有特长的老师重新变为
我不是主张不向别人学习,而是主张坚持自己的长处。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抑制自己的长处。一个人有很多长处当然好,长处不多,只有一点儿,只要努力发展,同样能取得突出成绩。
一个人瞧不起另一个人的时候,喜欢把人家的长处说成是雕虫小技。且不说雕虫原指篆字书法这门艺术,单是引申义——微不足道的技能,真要努力发展也能有突出成绩。如在小器物上雕刻这些小技能:在桃核上刻舟,在枣核上刻人物,在牙签上刻山水,都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一位中国微雕艺术家在国外表演,外国友人当场拔下一根头发,请求在上面刻字,艺术家倾刻之间,在头发上刻了“福如东海,寿比南山”8个字,外国友人在放大镜下看了这8个字,喜不自禁,当场拿出5万美元酬谢。
我18岁下乡,19岁当班主任时跟几位年龄大的学生只差一两岁。没经过师范训练,不会做班级工作,我承认自己的不足,但又不能自卑,便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
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是善于商量。班级纪律不好,找班干部一商量,大家帮我想了许多办法。用这些办法维持纪律,班级秩序比以前好多了。我不会开主题班会,又和学生们一起商量,大家帮我想出了提高班会质量的好办法。个别学生学农劳动时不积极,我和学生们商量出了开展劳动竞赛的办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劳动积极性。
凭着商量的长处,我这个从没带过班的人,居然使班集体有了极强的凝聚力。后来,离开农村,到工厂,又回到学校教书,当班主任,我一直记着自己这一点长处,并努力发展这一点长处。
后来,当了书记、校长,我也是凭着商量这两个字,最大限度调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6年多来,大家齐心协力,使学校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不仅同自己的学生商量,给外省市的学生上课我也依靠“商量”这两个字,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8年多来,我给中苏边界的黑河市的学生上过课,也给南宁、桂林、广州、深圳的学生上过课;给西部城市乌鲁木齐、拉萨、兰州、重庆的学生讲过课,也给东部济南、南京、上海、厦门的学生讲过课。
应该说,给学生上课,要比
有一次,教研部门的一位领导跟我说:“
“我从1981年9月起,讲公开课就从来没让学生预习过,这次也不破例为好。”
“那失败了怎么办?”
“失败了我也没负担,本来我就应该实实在在地向老师们袒露一个真诚的自我,露出缺点毛病,才能得到老师们的帮助。”
“您是没有负担,可是我们有压力呀。”
“为什么有压力?”
“明天听课的人很多,老师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最远的山区老师,用了3天时间,换了4次车专程赶到这里,倘失败了,我们组织者要受责备。”
在洛阳,老师们告诉我:“明天有1600人听课。”在武汉,是1900人听课,在哈尔滨,2000人听课。到郑州,
我心里比较踏实,原因在于我有“商量”的长处。
1989年国庆节,我到北京参加全国劳模会。刚到京,北师大张鸿苓教授和北京教育学院刘全利主任便到住处找我。“你给我们讲公开课吧!”我说:“事先不是说好到京后的第三天讲课吗?”“第三天是给全市语文教师代表和教研员讲,上课的是普通中学的学生,今天下午重点中学的老师想听听你怎么给重点中学的学生上课。”
我说:“讲就讲吧,我现在正讲第三册教材,从中找篇课文吧。”
“不,老师们想听听你怎样调动刚入学新生的自学积极性,就讲第一册教材。”
“那我没带教材怎么办?”
“不要紧,下午到会场就有了。”
下午1:50,
“今天我们讲小说《最后一课》。大家说说学一篇小说,要完成几项任务?”同学们很热烈地发言。“好了,我们完成这样5项任务。”“大家首先做哪件事?”“60分钟完成5项任务行不行?”“分析人物形象这项任务,是老师讲好,还是学生干部讲好?是大家讨论好,还是分头查资料好?”
实验中学的学生非常聪明,尽管我课备得不好,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教学任务还是准时完成了。同学们都嫌时间过得太快,不愿下课,下课后团团围住我,问长问短,让我给签字……
在西藏,我给学生上完课,第二天,我要走时,学生们又赶来看我,送我。在乌鲁木齐,课讲完了,要下课时,学生一齐要求我压堂。在厦门上完课,学生喊:“老师,我们要求拖课。”我问:“什么叫拖课?”学生说:“拖课就是到下课时间也不下课。”“原来如此,我们北方学生管这叫压堂。”“咱们压堂多长时间呢?”“老师愿压多长时间就压多长时间。”于是我便用十几分钟讲一讲人脑潜力开发的方法。
也有时讲完课刚回到盘锦,便接到全国各地师生的来信。安徽和四川听课的学生寄来了问候信,兰州的学生寄来了祝福卡……
于是有的老师问我:课前你和学生素不相识,到了讲台上师生才第一次见面,才宣布这节课讲哪篇课文。你是凭什么秘密武器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和学生沟通了感情,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学生的理解与信任的?
其实,我真没有什么秘密武器,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我这两个字的长处,多和学生商量。
一个当班主任的,如果凡事都和学生商量,一定容易成功。
商量,就不全是教师说了算,即使是我们的主张和办法都正确。如“我们应到客运站劳动”这件事,你用不容置辩的命令口吻,学生就不愿意接受。用商量的口吻呢,就好接受多了。再让大家商量商量劳动的好处,那么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