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常常在看到孩子的调皮行为时,他们立刻会怒发冲冠。如果受到孩子的顶撞会还与孩子斗争到底,并义正言辞地教育孩子:“小时候就敢跟我顶撞,长大后还了得!”
有这样两个案例:
案例三:孩子不小心把水杯打碎了,妈妈看到了,这样批评孩子:“你怎么回事?又打碎杯子了,家里的东西都快被你破坏光了,真是个败家子。”那你也是败家子,上次的碗就是被你打坏的。”
案例四:妈妈下班回家,看到新刷的白墙上被孩子涂得乱七八糟,她刚想对孩子发脾气,孩子拉着她的手说:“妈妈,你看我画的画好看吗?”这位妈妈做了个深呼吸马上就控制住了自己将要发作的脾气,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对孩子说:“墙壁不是画画的地方,纸才是用来画画的,给你两张白纸。”说完之后,妈妈开始清洗墙壁,看着妈妈很辛苦的样子,孩子感到很不好意思,他跑到妈妈的身旁,对妈妈说了一句:“妈妈,我爱你”
案例四中的妈妈,却很好地把本人的情绪和对孩子的教育分隔了。面对脏乱的墙壁,她很气忿,但却先处理好本人的情绪,并没有把这种气忿带到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去,她仅仅是告诉孩子,墙壁不是用来画的,就去清洗墙壁了。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并没有苛责孩子,但孩子却意识到了本人的错误,并因为家长没有惩罚本人而对家长产生了感谢之情。信赖在这个时候,孩子一定会在心里深处告诉本人:以后一定要听妈妈的话,不再给妈妈添贫苦。
当家长把自己的情绪和对孩子的教育顺利地分开时,家长就能用理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此刻也更能激发孩子的理智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