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5-01][]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解放思想大讨论(3)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09-05-20

面对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的差距是什么?

主讲:许燕勤   乐茹怡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光是教师,还有学生。关注人的发展是最重要的。

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教师在兢兢业业的工作,旨在能解决目前工作问题的同时,往往会忽略教师自己的职业规划,危机感与紧迫感不够。从高一层次来说,教师的工作带有很明显的创造性和挑战性。教师每天接触的事物都是新鲜的。如果我们只是固步自封,老师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中,那么就不会有所发展。试想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日新月异,教材在变,学生在变,而如果我们的教师没有向更高层次发展,那么终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一项工作。

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发现教师往往注重自己能做出表面效果,而忽视学生为本。有的为了得到一次行规满分或通过检查,而教学生弄虚作假。实际上这是教师对自己平时教育学生做一个正直诚实人的否定;有的为了能够在活动中取得佳绩,而取消了一些能力较弱的同学参加的必须全员参与的活动,这实际上是一些学生的实际锻炼机会;有的教师照搬一些优秀课例的同时,没有考虑到自己所教的学生特点进行修改,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有困难,没有提高教学的效益。

实际上作为学校的主人,要正视自己的差距,通过自己的努力缩小差距。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教学必须是和高效联系在一起。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主而不是把教学定位在有没有教完内容有没有教完。只关注完成任务,而不注重方式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是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长远发展与收获,这样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时有发生,有些教师害怕变化,不愿变化,仍然习惯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不舍得把时间给学生去讨论、去思考,认为这样的教学知识点才落实,谈起有效教学改革,就始终害怕影响考试成绩,而不敢放开手脚去尝试。其实,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模式表面上看似课堂容量、课堂效率很高,但实际上由于教学形式的单一、学生主动性的不被调动,会使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微弱,老师讲完之后,许多教学内容学生印象淡漠,学习的效果并不是最好,其实是一种低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根本途径,老师要让学生在你的课堂上学到知识提高能力是关键。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不是在课堂知识阐释的清晰程度,而在于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找到科学的、可行的、适宜的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付出都可以减轻了,成本也就降低了,课堂的效益也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创建高效课堂需要有成本效益理论意识,教师应该努力思考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如何让学生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容量的发展。要在“预习、设问、互动、反馈、作业”等环节上整体研究、形成有效的教学模式,要立足于课堂,积极倡导小课题研究,构建活力课堂,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成功体验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潜能的发挥。

  2、解放思想、自我完善的自觉性仍显不足。凭经验思考问题、开展工作多,自觉运用新观念、新方法少;对一些教育改革的敏感和前沿问题,还缺乏解放思想、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工作坚持原则性较多而破解难题的灵活性略显不足;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偏重日常工作处理,轻视总结提升等,使得教育各项工作难以彼此呼应、系统推进、全面进步。

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自主性不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对学校来说,就是以学生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本。而要实现学生的发展,在学校中,必须依靠教师的发展。要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和干部要主动发展,带头示范,积极反思,寻找差距,明确方向,转变观念,化为行动。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