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知识为友,与书香做伴
----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在九月这一的收获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学年,迎来了一年级的新同学。他们的融入,使我们这个大家庭更加强大,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代表学校党支部和全体教职工对新同学表示由衷地的欢迎,对上学年度在各个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教职工和同学们表示衷心地祝贺!虽说九月的天气依然那么的炎热,但在我们的校园里,却涌动着新一轮读书的热潮。其目的是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进一步激发起同学们读书求知的热情。古往今来,全世界的人都一致认为犹太人最聪明,最富有智慧。在每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由孩子去品味《圣经》上的蜂蜜。这种仪式告诉孩子:书是甜的。每一个孩子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你将带着什么逃生?”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妈妈就会告诉他:“孩子,你应该带走的不是财宝,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只要你活着,智慧永远跟随着你
l今天借这样的机会,我就简要说两个实用的问题:
第一是怎样读好课外书?
1、读书一定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读。我们不妨给自己定个读书计划,规定一个星期或一个月之内,把哪本书读完。把读课外书当作丰富知识的重要手段看待,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2、读书要讲究方法。读课外书一般都采用“默读”的方式。默读有三个好处:一是边读边想,有利于把握文章整体内容;二是速度较快,一般默读要比朗读快一倍;三是默读不易疲劳。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读书时随手拿一支笔一本笔记本,把好词句摘记下来,“不动笔墨不读书”有感想的时候还要写写读后感。
3、读书应注意其中的精华。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位孔乙己。他和别人一样,都是读书人。可他怎么如此不争气,苦读一世,还是个只会说“之乎者也”的童生。宋朝陈正之,多年苦学,涉猎群书,但边学边忘,一事无成。后来经学者朱熹的指教,每次只读五十字,一连读上二三百遍,并注意书中的精华部分,知识与日俱增,终于成了博学之士。
4、读书要挤时间。也许有同学抱怨:老师,我们整天忙于上课、做作业,哪有时间去读书?同学们要利用早晨、中午、课间的时间,每天必须要保证30分钟的时间用来自由读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一到学校就自觉读书、自主读书。、星期天、节假日……时间都可以用心灵和书进行交流。
第二是读怎样的课外书?
有的同学只读情节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的故事书,对其他知识性读物不感兴趣。有的专爱看卡通故事、寓言童话,对于史地常识、科学知识、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书籍很少或从未看过。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读书态度。今年我们在读书节活动方案中给每一个年级段的同学们推荐了一本必读篇目。其实,适合大家读的书很多。我认为低年段的小朋友适合看一些童话类的书;中年段的同学适合看一些科普类知识性的书;高年段的同学适合看一些文学名著类的书。
读书节期间,我们学校安排的活动丰富多彩,如通过读书摘笔记、写感想争当“阅读之星”; 有小小故事会、“读书大王”评比等。同学们要踊跃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比赛,展示自己,争得荣誉。
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捧起书本,投入到读书节的各项活动中来,让我们的校园溢满书香,让读书成为我们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