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1-06][]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中 秋 月 儿 圆

作者(来源):长桥第二小学 汪培清    发布时间:2006-12-13

 

背景分析

现在中国的节日可谓名目繁多,国庆节、元旦、新年这当然不用说,还有很多外来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等等,几乎每个月都有不少的节日。但是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学生对于一些外来的节日耳熟能详,而且兴趣浓厚。看看圣诞节,活动丰富,活力四射。而我们的中国的传统节日却鲜为人知。其实,我们中国的很多传统节日不仅历史悠久,如果追根溯源的话,还有很多有趣的传说,甚至民间的活动,风俗,食品都与之密切相关。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是非常浓厚的。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觉得有必要了解这些传统节日,而且我们班级的同学也来自全国各地,还有来自回族的孩子,借此中秋节之际,让他们过一过上海的中秋节,谈一谈自己家乡的中秋节,听一听与月有关的悠扬的民族乐曲,讲一讲中秋的传说,收集一些古人寄月抒情的诗词,做一做中秋小报。在听、说、读、做、吃等丰富的活动中,抛砖引玉,激发他们对其他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的兴趣,在更多的求知探索中,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从而产生一中民族自豪感。

 

活动的组织形式及具体的实施策略

一、            搜集关于中秋的诗词,做一份小报。

二、            学唱一首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三、            了解一个中秋的传说。

四、            回忆、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的风俗。

五、            开一次《中秋月儿圆》的主题活动

 

主题活动方案: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有关中秋节的典故,了解各个地方过中秋节的方式。

2 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的蕴涵。

活动过程:

教师: 值此中秋佳节,我们每个人都很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全家团圆的日子。吃吃月饼,赏赏月亮,听听音乐。今天我们就举行一个“中秋月儿圆”的主题活动。在话题讨论之前,请大家先来唱唱这首《 爷爷为我打月饼 》。

教师: 一首歌曲唱完了,我们就要进入中秋这一话题。谁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农历八月十五。那谁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  

《中秋节的来历》

出示媒体。

2、中秋节的传说

教师:在我国,中秋节是人们最喜欢的节日之一,也是最富有诗意的节日。中秋节还有八月半、团圆节、月夕待一些别名。因为中秋节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二分之一,俗称“八月半”。所以关于中秋节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比如我们熟悉的嫦娥奔月。谁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

有谁还知道中秋节的其他传说吗?

3、中秋习俗:

师: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你知道中秋节有哪些习俗?

学生1:吃月饼

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

学生2: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钱塘江观潮。

学生3: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学生4:玩兔儿爷

百姓们称月中的玉兔为兔儿爷,中秋自从由祭月的礼俗转化成民间节日后就淡化了礼俗色彩,而游赏性质越来越突出,玩兔儿爷的风俗,可以说是这一现象的有力佐证。

学生5:玩月

中秋玩月,今人称之为赏月,这是古人雅俗同好的一件快事。

教师: 各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情风俗,所以过中秋的这一天会有些小小的不同。谁来说说你们老家是怎样过中秋的。

虽然过中秋每个地方都各有风情,但是,我想,吃月饼,赏月这样的事应该是各地方都有的吧!这些地方都是赏月的好地方。(多媒体)

4、中秋节的诗词

教师: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我们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中秋节的诗词,并做成了小报,谁给大家来朗读一下。

学生念诗歌

月到是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团圆日啊!中秋佳节中秋月,往往是月圆事圆人难圆啊!游子望故乡,盼团圆,只有思念不禁泪潸潸。

从古到今有太多的诗句来描绘中秋佳节这一团圆圣日,有美妙的,有悲伤的,最著名的要属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真切的写出了月圆之夜的无耐不能团圆的悲情和感慨。因此也被世人广为流传。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明月几时有》 播放FLASH

5、月饼文化

看着圆圆的明月,别有一番风味。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月饼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希奇了,而且现在的月饼也是各种各样。(多媒体)

现在我们就一起上赏月吃月饼。

大自然的奇妙景观,不仅给人们以美的陶冶,也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美在千江水,美在千山月,道在万人心。即使是普普通通的一片树叶,平平淡淡的一野绿色,丝丝无云的一方碧空,一场罕见的瑞雪,一次壮观的海潮,一轮明媚的圆月,都能激起我们心头的情感,都能给我们以绵密的哲学理趣,迷人的艺术灵光。宇宙产生的大自然以及宇宙本身年年月月日日夜夜向我们展示无限的风光,给我们以心灵的启悟。

6、中秋节赏月感想

教师: 吃着月饼,看着圆圆的月亮你你想到了什么?

7祝愿

实施效果

以往中秋节的活动无非是吃吃月饼感受一下中秋节的氛围。此次活动我设计了一个系列活动,先是搜集关于中秋的诗词,做一份小报;学唱一首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了解一个中秋的传说;回忆、了解自己家乡过中秋的风俗。最后开一次《中秋月儿圆》的主题活动,展示学生的小报作品,交流自己家乡的风俗,欣赏优美的《明月几时有》的FLASH,吃吃月饼说说感受和愿望。无论是课外的搜集活动,还是课内的主题交流,学生都带着一种探究的愿望去了解,兴趣高昂。小报制作学生搜集了大量的古诗,有些是我们经常吟诵,家喻户晓的,有的却是不太知道的。学生竟然也能去搜集来,应该也费了不少周章。可见他们非常乐意参与此次活动,也付出了努力。小报制作在美观上也下了不少功夫,也体现了他们在美术上的功底。讲传说故事的同学不但深情并茂,还配有插图。听故事的同学神情专注,津津有味。对于一些特殊的月饼,学生更是惊奇万分。此次活动调动了学生所有的感官,也充分地创设了一个又一个平台来展示自己的特长。并在搜集,探究,交流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信息。这次活动像中秋圆月一样生动,圆满。师生都获益良多。

 

分析与反思性总结

一、盘活传统节日资源,宏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在传统教育的模式下,我们培养了太多的“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他们高喊“我爱祖国”,却不知如何去爱。他们对洋节一往情深,对传统节日则不屑一顾,甚至导致传统节日要流落异国他乡,这不得不发人深省。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根。从本次活动中,我觉得我们应该利用好这一民族生活和民族精神的典礼和仪式,将它所保留的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东西呈现给学生。在一系列学生自主活动中,通过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中蕴涵的丰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自觉接受文化先人留下的宝贵的民族精神财富。中秋活动只是古老重大节日中的一种,而且是相对比较熟悉的,我觉得以此活动为序曲,挖掘春节、端午、元宵、清明节,甚至是寒食节、腊八节、乞巧节这些学生不是很熟悉的节日,引导学生走近、熟知传统节日知识,恢复传统节日在学生心目中的神圣性和文化魅力,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营造节日气氛,激发学生的参与感和认同感。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一个载体,对传统节日的轻视和冷落,其实是对民族文化的失敬。这种失敬所带来的,不仅是传统节日的黯然失色,更有民族文化的隐性流失。中秋节一般只吃月饼,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庆祝学生没有没有更深的感情印记,又怎能使学生对此节日的喜爱?我觉得体验是最有效的情感教育途径。从本次活动的成功来看,主要是学生能够走近生活,利用了生活中丰富的资源,在就节日的来由、庆祝方式的演变查资料、寻访祖辈、父辈,通过祖孙对话、与父母交流,回忆了解自己家乡的中秋活动与风俗时,增进感情,获得第一手感性节日变迁资料。拉近了与传统节日的距离,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在主题活动中,我创设情境,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将环境布置,音乐、画面融为一体,配合着中秋主题营造了一种浪漫、诗意的氛围,引领学生走进、融入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在情感上获得共鸣。我觉得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这并不难,但要真正激起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兴趣,就应掘每个节日背后特定的文化内涵,创设一种让人回味无穷的节日氛围,乐于参与,积极探求,才能使传统节日散发魅力,增强吸引力,真正深入人心,被大家所喜爱。

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学生在本次主题活动中,融入社会,面向生活,最直接受益的是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亲力亲为,锻炼了意志品格,提高了动手能力。吃月饼,看FLASH等等,其中自有一份快乐;做小报,搜集故事,准备故事等等,付出汗水展现智慧更是一种精神;主题活动的策划,网络资料的搜寻、活动成果的展演,分工协调、合作共进、集体创造、见证了成长历程。实现了传统教育与能力培养的双向结合,达到了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

但在此次活动中,从学生的交流中我也明显感觉到我们的一些传统的活动逐渐萧条,失传。而且许多传统节日过与不过都无所谓。这不能说是一种遗憾。我想光学校重视,设计各类活动是不够的,加大宣传,丰富社会活动,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传统节日的丰富文化底蕴,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形成一种社会大气候,我们的教育活动可能更加有效,学生所获得的感受也将更深刻!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