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原成果的理解:
《中学生环境道德培养的探索》主要研究了中学环境教育如何培养具有维护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所必需的规范,行为准则及其对人类自身、后代切身利益的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学生,同时探得了途径、方式及方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二、推广的目的与意义
我校位于长桥地区龙川路40号,原来这里是城乡结合地带,周边环境和生源都比较差,学生以当地农民子女居多;近几年,外地来沪做生意的子女居多。这些学生生活习惯和环境意识相当差。随地丢纸屑等是时常发生的事。针对这些情况,我感到作为教师肩上的任务很沉重。同时,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发展使公民的环境道德成为其自身素质组成不可缺少的部分,于是,我校科研组开始将原成果进行推广。
三、推广的过程
(一)推广的人员:
课题组组长:校长王海萍
课题组主要成员:许燕勤 董蓉
(二)推广的内容:
1、完整环保教育和环境道德教育目标。
以学生掌握环保科学知识为主,让学生形成现代环境意识、培养环境责任心、义务感和养成符合环境公德规范的行为习惯。
2、充实环境道德教育内容。
结合现有环保教育内容,积极挖掘社会教育资源来弥补环境教育的不足。
3、拓宽环境道德教育途径:
(1)环境道德专题课。
(2)校园环境文化建设。
(3)成立兴趣小组。
(4)加强学校家庭间的互动。
(5)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6)主题环境道德教育。
(三)推广的范围:
在全校学生中推广。
(四)推广的方法:
1、 以点带面法。2、多相互动法
(五)推广的阶段
第一阶段:2005年10月——2006年1月。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保护环境的教育;科技小组开展部分活动;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构思。学习原成果;确定推广内容;制订推广计划;推广实践。
第二阶段:2006年2月——2006年12月,全面推广。1)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以校长为首,以教导处与科技总指导为龙头的成果推广小组。2)制定各学科的推广计划。3)全面落实。
第三阶段:总结提升阶段。
(六)推广的预期成效
全体师生在思想上重视环境道德教育,同时教师自身的环境道德素质和环境道德教育水平普遍提高;增强学生环保意识,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在校内自觉养成“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爱惜粮食、珍惜资源”的好习惯。使校园净化、绿化、美化,改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