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4-04-28][]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爱护视力,爱护健康

作者(来源):卫生室    发布时间:2021-03-02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

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学生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控制电子产品使用

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

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应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

不在走路时、吃饭时、卧床时、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随时纠正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

保障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改变“重治轻防”观念,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注重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随时关注视力异常迹象,了解到出现需要坐到教室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治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学生

■强化健康意识

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关注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及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养成健康习惯

遵守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养成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自觉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疑惑一

孩子视力差就是近视了?

视力偏低也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的视力偏低,一种是病理性的视力偏低。所谓生理性的视力偏低就是这个小孩子的眼睛相对发育得慢了一点点,但不是很严重。病理性的视力偏低就是眼睛可能有器质性的病变。

导致视力差的原因有很多,不单单就是近视的问题,反而,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差,95%都不是近视而是远视和散光造成的。

疑惑二

近视别太早戴眼镜?

有些学龄儿童,在一二年级就近视了。很多家长会坚持不给孩子配眼镜,认为“一旦带上近视眼镜就摘不下来了,戴眼镜近视会越来越深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①近视本来就会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的长度即眼轴会增长,近视的度数就会增大。

②在眼睛的发育阶段,孩子用眼太多,近视发展得也越快。

③已经近视的孩子,看远处的物体会眯着眼睛看,长此以往,反而会使近视发展得更快。

提醒家长:孩子的近视到了一定的程度,该戴眼镜就要戴眼镜,不要因为家长的固执而害了孩子。

都是100度近视的孩子,那些佩戴眼镜的孩子相对来说近视发展得慢一些,而没配眼镜的孩子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到了三四百度甚至四五百度。

等到这个时候家长就会去尝试各种所谓的偏方:理疗、按摩、视力眼贴、眼保健操,其实这些方法倒不是有什么副作用,它们只是起到一个缓解眼疲劳的作用。比如一些针灸治疗,只是起到刺激视力短时间地上升,而近视眼的本质还没有改变。像眼保健操等对眼部穴位的按摩,只是暂时起到提高周围组织血供的作用,暂时会感觉眼睛不再疲劳,看东西更加明亮了,但个把小时以后,一切又恢复到原样。

疑惑三

孩子可能是“假性近视”吗?

现在医疗界越来越淡化“假性近视”这个观点,因为“假性近视”的本质就不是“近视”。

所谓的“假性近视”,就是由于眼睛的过度疲劳而表现出来的疲劳性的视力下降,可能近段时间孩子的作业太多、用眼太多而出现的短暂性视力下降,散瞳验光以后,表现出的屈光状态是轻度的远视,或者没有近视,就是一个完全正常的屈光状态,所以称之为“假性近视”。

提醒家长:这类儿童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在近视的儿童中不足5%,但家长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患的肯定是假性近视,假性近视都是会变好的。”这也是一个很大误区。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