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4-30][]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成语故事

作者(来源):[暂无]    发布时间:2013-10-30

成语故事

活动目的:

1、了解成语故事,培养学习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故事,使学生增长历史、文学知识,如,《惊弓之鸟》《负荆请罪》《胸有成竹》等,同时还能进行听、说、读的训练,培养分析、理解能力。

3、在听、说、读、看的过程中,了解了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成语含义,学会正确使用成语,使语言表达文采飞扬、语言生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效途径。

 

(第一课时)

一、布置

1.导语。

在我国语言的宝库中,成语是一朵鲜艳的奇葩。有好多成语中包含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了解这些成语故事,既能增长知识,又能积累语言。这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是召开一次成语故事会。希望大家积极搜集成语故事,认真讲练,为我们的故事会作好充分的准备。

2.讲故事的要领提示。

讲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即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结局。要求内容要具体,有条理,使人能听明白。

3.成语的来源很复杂,有些成语来源于古代神话寓言或历史故事,有些来源于民间或口头俗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那些来源于故事性比较强的成语,以便让学生有针对性、有目标地查找资料或请教别人。

二、召开成语故事会

1.由学生主持,宣布故事会开始。

2.学生登上讲台,讲述成语故事。尽量不点名、不排序,学生自动上台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在学生讲的过程中教师随机点拨。(注意不要打断学生的讲话,应在学生讲完之后点评。)

3.教师小结。

①肯定同学们的积极性,予以鼓励。

②就讲故事的实际情况进行总评,总评要有的放矢、针对性要强,真正对学生起到指导、提高作用。

③同学们讲了很多成语故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神话故事、一个寓言故事或一个历史故事往往就凝聚为一个成语,可见成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用语精练,表意丰富,言简意赅,表现力极强。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和运用成语,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水平。

 

(第二课时)

一《坐井观天》

内容简介

 一只小鸟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它从哪儿来,小鸟说从天上来。青蛙哈哈大笑,说小鸟说大话,它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小鸟说天很大,它请青蛙上来看一看。

 活动目的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成语故事。

2.  通过阅读、表演等形式的学习,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道理。

3.  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使学生初步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活动准备

1.  教师通过阅读《坐井观天》成语故事,把握其中的思想内涵。

2.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胶水,做道具。

活动过程:

 一、诵读故事

1.  阅读成语故事《坐井观天》。

2.  指名朗读成语故事。

3.  交流读完故事后的体会。

▲比喻目光短浅、眼界狭小。

4.  集体诵读成语故事。

 二、动手做做

1.  将全班分成若干四人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设计师一名,美工两名。

2.  设计师将白纸设计成青蛙、小鸟的头饰,一名美工裁剪,一名美工粘贴、涂色,组长负责将头饰收好。

 三、上台演演

1.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成语的故事加以合理想象,创作一部课本剧。

2.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导演,将《坐井观天》这一成语故事改编成课本剧。

3.  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

4.  选出最佳演员,最有创意小组。

课本剧表演

动物:青蛙    小鸟

地点:井边

青蛙:(很快乐,在唱歌)每天在井底游来游去,我很快乐!

小鸟:(扑着翅膀)你好,青蛙兄弟!

青蛙:你好!你从哪里来呀?

小鸟: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青蛙:(一跳一跳)哇,天有这么大啊!为什么我在井底看见的天只有那么小啊?

小鸟:(笑着)你看见的只是井口上方的天啊!

二《杞人忧天》

 故事概要:

传说从前杞国有一个人,他整天担心天塌地崩,自己没有地方躲藏,因此很着急。后来朋友告诉他,太阳、月亮和星星是不会掉下来的,大地也不会崩塌的,这人才安心过日子。

 活动目的

1.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成语故事。

2.  通过阅读、表演等形式的学习,了解故事内容,明白其中道理。

3.  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使学生初步感受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活动准备

1.  教师通过阅读《杞人忧天》成语故事,把握其中的思想内涵。

2.  学生准备卡纸、剪刀、胶水,做道具。

活动建议

一、诵读故事

1.  阅读成语故事《杞人忧天》。

2.  指名朗读成语故事。

3.  交流读完故事后的体会。

▲比喻缺乏根据的和不必要的忧虑。

4.  集体诵读成语故事。

二、动手做做

1.  将全班分成若干四人学习小组,每组设组长一名,设计师一名,美工两名。

2.  设计师将白纸设计成古代帽子、服饰的图案,一名美工动手做做裁剪,一名美工粘贴、涂色,组长负责将道具收好。

三、上台演演

1.  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把成语的故事加以合理想象,创作一部课本剧。

2.  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导演,将《杞人忧天》这一成语故事改编成课本剧。

3.  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表演结束后进行评价。

4.  选出最佳演员,最有创意小组。

课本剧表演

时间:春秋时期

人物:杞人    杞人的朋友

地点:杞人家中

杞人:(很担心、愁眉苦脸)老天爷啊!我整天为你担心,你让我吃不好,睡不着。如果有一天你塌下来可怎么办啊!

好友:天不过是很厚的气体,你生活在这中间,怎么会担心天塌下来呢?

杞人:(更加忧愁)如果天是很厚的气,那么太阳、月亮和星星不会掉下来吗?

好友:太阳、月亮和星星,也不过是发光的天体,它离我们太远了,不会掉下来的。

杞人:如果地崩塌了怎么办?

好友:大地都是些泥土、石块,这些泥土、石块到处都有,没有一点儿空隙。你可以在上面随便走动、跳跃,不会崩塌的。

杞人:(叹了一口气)这下我就放心了。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