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
[2025-02-21][]
登录注销
相关内容列表:
武松打虎

作者(来源):许燕琴    发布时间:2008-05-23

21、 武松打虎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能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3 、能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尝试表现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

4、通过武松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及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继续学习复述课文,抓住武松和老虎搏斗的动作把过程讲清楚。

2、通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了解武松沉着、机智、勇敢的性格。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媒体,简单介绍:

《水浒传》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由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个农民起义将领的故事。

2 师:在《水浒传》第23回中,详尽地描述了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这位打虎英雄的风采。

出示课题:21、武松打虎

二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 出示自学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根据“喝酒→打虎→下冈”的顺序把课文分成三部分。

3)说说你觉得武松是个怎样的人?

2 、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晌(shǎnɡ)、毡笠儿(zhān lì er)、冈(ɡānɡ)爪(zhǎo

理解词语 :晌午、怠慢、半歇等

2划分段落:

第一部分(1-第10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劝告要过冈。

第二部分(11-第24自然段)武松上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第三部分(25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下冈。

3)填空:

武松真是一个            的人,因为                          

过渡:是啊,最能反映武松机智勇敢特点的莫过于他在景阳岗上打虎的部分,我们就来重点学习这精彩片断。

三)研读重点,进行复述。

1、 默读第二段,用“~~”划出描写老虎的语句,用“——”划出描写武松的语句。想想武松打虎主要分成哪两个部分?

2 、学习“防”的部分:(15-21节)

媒体出示句子

1)交流描写老虎的句子,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

板书:扑         

指导学生在理解“掀”、“剪”的基础上做做动作,有感情地读出老虎凶猛的气势。

2) 老虎是凶猛的,可武松更是技高一筹,他是怎样对付老虎进攻的?

交流并板书:跳   

这些动词的位置能不能交换,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些动词的运用非常准确,可以看出武松的勇敢、机智。)

板书:机智勇敢

3)把两部分内容串在一起讲一讲、演一演。(同桌合作准备、指名交流、点评)

过渡:机智的武松等老虎招数用尽,开始全面反攻,他又是如何打老虎的?

3、学习“攻”的部分(22-24节)

媒体出示句子

1)交流并板书:劈       

2)重点指导朗读,体会武松的勇敢机智。

边读边做做动作,体会武松的勇猛。

4、出示媒体,复述课文:

老师找到了武松打虎的连环画,你能为这些画配上生动的故事吗?

可以根据板书,借助连环画,复述武松打虎的过程。

要注意把武松和老虎搏斗时的动作讲清楚,把当时紧张激烈的气氛表现出来。(轻声准备、大组交流、生生互评)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水浒传》真不愧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精彩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武松的英勇气概,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阅读这本书,并把你看到的精彩故事说给同学、家长听。

板书设计:

21     

 


       

(机智勇敢)      (凶猛)

教学反思:

老虎真的很凶猛吗

     我在指导学生复述的过程中,学生说出老虎的三招:扑、掀、剪。然而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我越来越觉得不对头:似乎学生 对老虎的感知只停留在那老虎实际上是一只纸老虎,除了那几招,没有什么本领。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我感到自己的备课出现了问题:可能是由于自己想在一堂课 中展示复述的整个过程,单刀直入进入了重点段落的课文学习,使学生产生了误解;也有可能自己对教材的领悟上不够准确,导致不能真正体现老虎的凶猛,从而不 能确切地体现武松的勇敢。
    
老虎真的很凶猛吗?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因为那是一只白额吊睛打虎,曾经吃过很多人,当时它已经饿了,而且老虎的每一招都很厉害,招招都能置人于死地。怎么会把这一些给遗漏了呢?这样学生将得出的武松很勇敢就显得牵强了。
    
于是自感步伐有些紊乱,甚至忘记了为学生铺设的台阶。
     
在结束时的一位学生竟让我感到稍有回转余地:学生问,老虎很凶猛,武松真的有这样的本事能打死老虎?顿时班级中有人兴奋起来(有的是已经读过原著 的,有的是仔细研读过全文的)。他们说武松能打死老虎,是因为有很多因素促成的:他刚喝过酒,是借着酒劲,是借酒壮胆;武松本身艺高胆大;武松勇敢和机 智。竟在课堂的尾声出现了这样的补救,让我感到没有留下太大的遗憾,心中有许许宽慰。
    
由此,我想到了在我们的备课中,课堂上不应该有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想。
    
一、不要因为开课,想把教学内容呈现在大家面前而走捷径,还是应该遵照文章的条理有顺序地铺陈指导,让学生有一种层层推进,逐步深入领会的感 觉。同时在教材的把握上,还是要抓住重点进行剖析。在这一课中就是要通过学习了体会武松的机智勇敢,而如果未抓住老虎这一角色进行剖析,就失去了从语言文 字中评悟的内涵了。这一大遗憾,留给的不仅是我自己,更是给学生的。还好,我可以在第二天的教学中加以及时地补救。
    
二、在教学中,还是应该从教学实际、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架设台阶。当时如果我在课堂上发现自己的问题,就转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让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逐步领悟,为课堂教学服务,那样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现在想想,我们往往在口头上挂着,要尊重主体,可在实际问题出现时,有时并不 是如此。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如果在每一堂课上,教师都能对学生多一份体恤尊重,更注意尊重和发挥另一个主体的作用。那么我想学生就不会有很大的 学习障碍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效益,还得自己学生本身的实际出发,不要随着自己的意志而转移。
      
老虎真的很凶猛吗?是的。
      
武松打死了猛虎。我希望自己也要打死心中不由自主产生的只有自己的教学思路,而不顾学生领悟的猛虎。




网站维护部门:长桥二小信息组 | 学校地图 | 在线帮助 | 联系我们
版权所有:上海市徐汇区长桥第二小学
建议使用IE8.0以上或360浏览器兼容模式浏览

您是第位访问者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