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埃及金字塔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识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
过程与方法:读课文,了解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写作方法,把胡夫金字塔写得很具体,很形象。全班交流关于金字塔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情感态度:体会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1、出示:长城
这是什么?介绍长城,听记句子:他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七大奇迹之一,矗立在群山之中,已经有两千年了,他是我们中国的象征。
2、学生:复述
3、今天,我们要学的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它是——齐读课题:30 埃及金字塔。一齐书空:及
齐读:课题
4、人们见到长城就会想到中国,因为长城是中国的象征,板书:象征
而见到金字塔,就会想到——因为埃及金字塔是埃及的——
二、 整体进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出示金字塔:看到了金字塔你想知道些什么?质疑
2、自读课文、看看这些问题答案在文中哪些小节?板书:位置形状用途最大的金字塔怎样建造
3、课件:小节与内容对照划分
4、个读第一第二节,引读:原来金字塔位于——读好国家名——埃及 城市名——开罗
5、出示:埃及首都开罗西南面 为什么在西南面?
6、在开罗西南面金黄色的沙漠中,可以看到一座座巨大的——板书:角锥形建筑物。什么是角锥形?在文中找到句子具体说明角锥形。指读:外国人把金字塔称为角锥形建筑物。它的作用是——法老是什么人?
7、试着复述第一二节。
三、 详细分析课文
1、金字塔中最大的一座是——自读第三节,这座金字塔个你留下什么印象?板书:精巧 宏伟
2、课文中哪些句子描写出它的宏伟?默读第三节,找出句子或词语,交流后出示:“这座-------160吨”句子 作者用大量的数字来说明它的宏伟。出示:“这座------摩天大厦” 这里为了具体说明金字塔146米时多高,它用40层高的摩天大厦来笔较,30层相当于金茂大厦一半的高度,这在当时,是多么的宏伟。出示:“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160吨”计算一下一块巨石相当于几头大象的分量??(28)学生读好这些句子,读出气势
3、这些宏伟的建筑物用的石块——出示:这些石块------插不进去
4、读到这里有什么疑问吗?古埃及人是如何一步步把这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建造起来的?课件:建造金字塔
5、学生读第四节: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
6、谈谈感受
四、总结感悟:
读好第五节
出示:第五节
引读:这金字塔矗立在——距今已有——仍然巍然屹立,傲立碧空,真的是不容易,所以他们是——也是——
出示: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板书:
象征
30埃及金字塔
埃及首都开罗罗西南面
宏伟 精巧
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反思:
我在教学中努力体现“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学策略,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更好的领悟文章的中心。
我在教案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质疑的教学环节,引出学生学习任务,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基础。 学生质疑的内容,我把它们进行了归纳,这些问题正是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学习课文,这样避免教学的盲目忙和随意性。同时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他们有兴趣自已去解决,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气氛比较的活跃,学生质疑、自读、自悟,从而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媒体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信息传播的中介,其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它虽然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但如果在教学中作恰当、适度的运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这一点在本可教学中体现得较为明显。 教师通过媒体运作,变抽象为形象,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整堂课中有遗憾之处,我在教学说明文写作手法时,用大象来比较、计算,因为课后有这样的提示,我想采用也无妨。课后想想,用大象不如用学生自身重量和石块进行比较,这样不是更直观,更具体了吗?所以,语文教师有时应该请教请教数学老师,学科间互相融合,对促进自己的教学有益无害。